Short Description

安拉向其先知穆罕默德(祈主福安之)派遣了最后的使命,然而却有一些人否认他(祈主福安之)的使命。因此,安拉以许多光辉的奇迹来援助其使者,证实其言辞与先知圣品的真实性,制服顽固的不信道者。每一位先知的奇迹都来自于其民众们闻名的方面,而安拉派遣给全世界的最后使命则必然拥有相应的奇迹,这一奇迹在众多方面均能成为世人的证据,以证实这一最后使命的真实性。
因此,这一奇迹不像先前众先知的奇迹那样具有时间性——短暂的奇迹不适合于这一角色、不能承担这一任务。这一奇迹是永恒的,它就是《古兰经》。穆罕默德(祈主福安之)以《古兰经》挑战阿拉伯人——阿拉伯人以雄辩和口才闻名于世。这一奇迹并不因安拉的使者(祈主福安之)的逝世而结束,它一直持续到了我们的时代,也必将持续到安拉所意欲的时刻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我确已降示教诲,我确是教诲的保护者。”在这一章中,我们将引证《古兰经》证明它是穆罕默德(祈主福安之)先知圣品的理性证据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众人啊!从你们的主派遣来的明证确已来临你们, 我已降示你们一种明显的光明。”
清高的安拉把律法制定于词藻中,令这些词藻成为奇迹。当你以纯净的意念和健全的心灵去注视伟大安拉的经典时,你会发现在每一节经文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奇迹与断然的证据。穆斯林们在《古兰经》奇迹的光辉之下接受天启的律法,因其光辉而视野宽广、心胸开阔、信心百倍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安拉没有给谁光明,谁就绝无光明。”
安拉的经典中有关于人类心灵最细微的情节,那是只有创造它的主才知晓的。因此,《古兰经》对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,《古兰经》中对心灵的言谈具有普世性,它打破了人类心灵的界限。《古兰经》的心灵奇迹体现在它对人的心灵的触动与指引,让心灵得到明确与舒缓的路径。
第一位从这方面谈论《古兰经》奇迹的人是伊玛目赫塔比(逝世于伊历388年),他称之为“《古兰经》对心灵的影响”。他说:“《古兰经》的奇迹的另一方面,是它对心灵的塑造与影响。除《古兰经》之外,没有任何言辞能让听者既感到甜美舒畅又觉得胆战心惊。听到《古兰经》的人心情愉悦、心胸开阔,但一方面又会感到担忧、害怕甚至毛骨悚然,心灵为之而颤抖。许多曾意图暗杀先知(祈主福安之)的阿拉伯多神教徒,在听到《古兰经》的经文后立刻改变了初衷,放弃放弃了他们的谬误,加入了伊斯兰。”
许许多多的学者们肯定了《古兰经》对心灵的影响,例如扎尔卡西说:“它在听者的心中留下惊心动魄的感觉。无论是承认它的人还是否认它的人,都会感同身受,它在听者的耳中与读者的口中永葆清新。”他把天启称为心灵的生活,并认为心灵的生活是比身体的生活更伟大的。”
伊亚德法官揭示,这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曾是某些阿拉伯多神教徒皈信伊斯兰的原因。他说:“当听到《古兰经》经文时,听者惊心动魄,感到威严和畏惧……很多人在听到《古兰经》经文时皈信了伊斯兰,例如:朱拜尔•本•穆特恩(愿主喜悦之),他在先知(祈主福安之)昏礼时听到了他念诵《古兰经•山岳章》,当听到:‘究竟是他们从无到有被创造,还是他们本身自创自始?难道是他们创造了天和地?不然!他们的信仰全然丧失。究竟是他们拥有养主的宝藏室,还是他们有权染指?’之时,他的心几乎要飞起来了,这是伊斯兰首次进入他心中的情形。”
《古兰经》中的心灵奇迹体现在它医治人们的心灵疾病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我降示可以为信士们治疗和给他们以恩惠的《古兰经》,它只会使不信道者更加亏折。”以及:“人们啊!确已降临你们的,是从你们的主发出的教诲,是治心病的良药,是对信士们的引导和慈恩。”对身体的治疗需通过药物和营养品,而对心灵的治疗则必须通过类似的灵魂药物,《古兰经》就是医治心灵疾病的灵丹妙药。对于心灵与信仰交融之人,《古兰经》中充满慈恩,他们在其中能得到灵魂的安宁与静谧,得到教诲和指引。《古兰经》治愈疑虑、担忧和困惑,治愈急躁、忧伤与粗暴,它到达人的心灵,让心灵得到安宁与保护,令其愉悦,消除心病。因此,它是对信士们的慈悯,它对人心具有奇妙的影响。诵读《古兰经》的人在读到忧伤的经文时往往会抽泣哽咽,而在读到愉快的经文时往往会笑逐颜开,这是《古兰经》心灵奇迹的最大证据。
《古兰经》治愈各种各样的情感与思想疾病,保护头脑免于混乱,让其在有益的领域里自由驰骋,而在无益的领域中止步。它采取健全规范的方式,保护头脑安全运作而免于混乱和错误。《古兰经》治愈各种破坏社会的疾患和病症,带给它安全和宁静。伊本•甘伊姆在提到心灵的病症时说,《古兰经》治愈心灵的疑虑和欲望。《古兰经》中有断然的明证区分着真理与谬误,疑虑困惑因此而消失无形。
《古兰经》奇迹般地解析了某些人的心理。例如,它为我们解析了君王们的心理——他们其实是最贫穷的人,因为他们的需求最多;他们中大多数人处于不安的状态中并嗜血杀戮,是因为他们拥有得多或者奢望得多。清高的安拉以也门女王的言辞说道:“国王们每攻入一个城市,必破坏其中的建设,必使其中贵族变成贱民,他们这些人,也会这样做的。”《古兰经》中通过穆萨与法老的对话,描述出君王们的真相,清高的安拉说:“法老说:‘全世界的主是什么?’他说:‘他是天地万物的主,如果你们是确信者。’法老对他左右的人说:‘你们怎么不倾听呢?’他说:‘(他是)你们的主,也是你们祖先的主。’法老说:‘奉命来教化你们的这位使者,确是一个疯子。’他说:‘(他是)东方和西方,以及介乎东西方之间的主,如果你们能了解。’法老说:‘如果你舍我而敬事别的神灵,我誓必使你变成一个囚犯。’”
《古兰经》描述出恶人们的心理,他们遭受着不安和疑虑的折磨,经常处于惊恐之中,很少能获得安定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犹如在迷惑的情状下被恶魔引诱到无人烟的地方的人——他有些朋友,叫他来遵循正道,说:‘你到我们这里来吧!’(他不听从,以致毁灭。)你说:‘安拉的引导,才是正导。我们奉命归顺全世界的主。’”以及“那个恶魔,只图你们畏惧他的党羽,你们不要畏惧他们,你们当畏惧我,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。”《古兰经》还描述出处于信仰与幸福之中的善人们的心理,清高的安拉说:“他们就是信道而敬畏的人。在今世和后世,他们都将得到佳音。”以及:“信士们皆为教胞,故你们应当排解教胞间的纷争,你们应当敬畏安拉,以便你们蒙主的怜恤。”
尊贵《古兰经》的精妙与伟大还体现在它完全地改变人的行为。它能够把粗暴的心灵转变为慈爱之心,如欧麦尔•本•罕塔布(愿主喜悦之)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;它能够把被动变为主动,这体现在辅士们身上——蒙昧时代他们外出征战只是为了战利品,清高的安拉说:“在他们之前,安居故乡而且确信正道的人们,他们喜爱迁居来的教胞们,他们对于那些教胞所获的赏赐,不怀怨恨,他们虽有急需,也愿把自己所有的让给那些教胞。能戒除自身的贪吝者,才是成功的。”它能够把我们卑劣的行为和道德转变为优美的,清高的安拉说:“这部《古兰经》必引导人于至正之道。”
《古兰经》医治人的心灵,这是其奇迹的一个重大体现。伊斯兰当中治疗心灵的顶峰是“记念”,即以心、口、身体、行为和工作来记念安拉,感觉众世界的主在一直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。在记念中,人得到心灵的痊愈和安宁、静谧,因为它让仆人与主宰之间断裂的关系得以恢复、让心灵与其源泉之间联系在一起、使被造物回归造物主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你们要祈祷我,我就应答你们;不肯崇拜我的人,他们将卑贱地入火狱。”以及:“故你们当记念我,我就记念你们。”光明因此而重返心灵,安拉的言辞显现在其敬畏的仆人心中。《古兰经》对心灵疾病的治疗具有奇妙的影响,它以人对它的响应而改良人心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这只是教诲和明白的《古兰经》,以便他警告活人,以便不信道的人们当受刑罚的判决。”安拉告诉我们,能从《古兰经》中受益并接受劝诫者,是心活之人,他说:“对于有心灵者,或专心静听者,此中确有一种教训。”以及:“信道的人们啊!当使者号召你们去遵循那使你们获得生命的(教训)的时候,你们当响应安拉和使者。”清高的安拉告诉我们:我们只有响应《古兰经》中的号召,才具有真正的生命。行为心理学家们治疗心理疾病最现代的方法之一,就是锻炼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放松,例如:当他站着发怒的时候,让他坐下来放松,直到怒气消失,这被称为行为塑造。这正符合了我们的先知(祈主福安之)的教导,他(祈主福安之)说:“当你们中有人站着发怒时,让他坐下来,直到怒气平息,如果坐下还不行,就让他躺下。”
人经常会遭遇诸如生气、忧愁、害怕、急躁等心理问题,《古兰经》中许多经文阐明了其治疗之道。人身体上的疾病可能完全治愈,但其心理上的问题却会经常发生,他在不同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忧愁、愤怒或伤心等,其程度根据情况与心情的不同而不同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我确已创造人,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;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。”就这样,《古兰经》中包含了鼓励与警告、许约与惊骇,为的是影响、教导人的心灵,让人通过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事件来理解伊斯兰从而获得出路。例如,理解安拉的判决与前定对心灵具有重大影响,信仰前定并不意味着人的无能与失败,而是让人借助媒介而重新唤醒心灵的活力。
有许多的现实例子证实着《古兰经》的心灵奇迹,例如:当穆斯林们第一次迁移阿比西尼亚时,扎法尔•本•艾卜•塔里布(愿主喜悦之)向阿比西尼亚国王南扎士及基督教主教们诵读了《古兰经》的经文,南扎士当场落泪,泪湿胡须,那些主教们也都泪流满面。然后,南扎士向安拉的使者(祈主福安之)派去了七十名基督教学者求教,当安拉的使者(祈主福安之)向他们诵读了《古兰经•亚辛章》之后,他们全体落泪,然后全体加入了伊斯兰。《古兰经》中指出:“当他们听见诵读降示使者的经典的时候,你看他们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而眼泪汪汪,他们说:‘我们的主啊!我们已信道了,求你把我们同作证真理的人记录在一处。’”
英国人玛丽•威尔兹在其《从教堂到清真寺的旅行》一书中记录了她读《光明论语》一书的感受——这本书是白迪扎曼•赛义德•努尔思所著的以问答形式阐明《古兰经》与《圣训》含义、解答困惑人类的问题的一部书信集。玛丽在书中写道:“我确已从那黑暗的深坑中得到拯救,在大学的穆斯林朋友们的协助与耐心帮助下,我心中的阴霾一点点褪去……我们学到了一种理解世界和宇宙的全新语言,它就是《古兰经》的语言。”
《古兰经》还影响着非阿拉伯人的心灵,赛义德•古图布曾引述了一个南斯拉夫的基督徒妇女受《古兰经》经文影响的故事,因为“《古兰经》的诵读明显优越于其它人类作品的诵读,它对人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,甚至有时候仅仅因诵读就能影响到一个根本不懂阿拉伯语的人”,那名妇女听到了一个包含《古兰经》经文的演讲,虽然她根本不懂阿拉伯语,但在听到那些不同于任何语言风格的诵读时,她的心灵受到了经文的美妙撞击,因震惊而战栗不已。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灵奇迹吗?!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因此,《古兰经》既揭示人心灵中的积极方面,也揭露人心灵中的消极方面,它告诉我们:人心中同时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因素,一方面有可能压倒另一方面。清高的安拉说:“以灵魂及使它均衡,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。”它指出越限过度将导致人的悖逆与自大悖主,清高的安拉说:“绝不!人确是越限的,因他认为自己是无求的。”
《古兰经》提升了道德观念,超越了那些认为道德来源于利益或天性的观点,它从各方面教导人的心灵,升华人心灵的道德。一个强大持久的人类文明只能建立在健全的心灵道德的基础之上。
《古兰经》心灵奇迹的另一方面,就是它以真理和善指引人心,而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或说明。很多时候,即便是最仇视伊斯兰的人也会被其转化,例如欧麦尔•本•罕塔布(愿主喜悦之)和朱拜尔•本•穆特恩(愿主喜悦之)皈信伊斯兰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体现。难道不是《古兰经》改变了这些人的心灵,让他们走到了先前立场的对立面吗?仅仅在听到先知(祈主福安之)念诵《古兰经》的经文后,他们便抛弃了顽逆,相信了先知(祈主福安之)的使命,步入了光明!
事实上,《古兰经》的心灵奇迹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得到正信的人们身上,还体现在那些依然顽固坚持其祖教的无知人身上。在先知(祈主福安之)宣教初期,许多顽固坚持偶像崇拜的古来氏人,经常偷偷前去倾听先知(祈主福安之)诵读绝妙的《古兰经》——虽然他们拒不信仰!
评论
发送您的评论